明德動態(tài)
這里是標題一h1占位文字
研學(xué)感悟:回望川渝
翻看相冊里的照片,川渝行的情景仍歷歷在目。閉上眼,輕輕拾起那閃閃發(fā)光的片段......
古鎮(zhèn)幽幽映青城
只因天公不作美,連日的大雨使導(dǎo)游不得不改變?nèi)ャ氪ǖ挠媱?,帶我們來到了青城山下的一個古鎮(zhèn)。在不遠處的停車場下了車,抬頭便望見青城山的模樣,起伏連綿,如一條巨龍盤踞,山色灰青,日光普照之下偉岸壯闊中透出幾絲霸氣。山下綠樹掩映,香樟成排,一片生機盎然。
團隊在古鎮(zhèn)大門口解散,兩旁的香樟到這里便終止。踏入古鎮(zhèn),一陣清涼臨面襲來,眼前是遠不同于成都市中心的風(fēng)景。青磚黛瓦,道旁街店連綿,門前擺幾盆盆景,門上貼著自家寫的對聯(lián),檐上掛滿各式藤條,有的竟連墻上也爬滿綠植,細看那些懸空吊蘭,大多是由蝸牛殼形狀的盆串連而成,很是有趣。青石小道彎彎曲曲順著街墻綿延而去。??
雖說是旅游旺季,古鎮(zhèn)內(nèi)的游人卻寥寥無幾。與朋友找了一處街店坐下,點了兩份特色小吃。店內(nèi)人不多,老板娘十分熱情,很快便與我們聊了起來:“我打小就住這了,”見我們興趣甚濃,便索信笑著挨著我們坐了下來。“鎮(zhèn)子這些年倒是沒什么變化。來這兒的游客大多被青城山的名氣所吸引,少有人能來我這坐坐,生意自然是比較冷清了啊。”我們輕嘆了口氣,正想安慰,老板娘接著又說“不過也好,讓我過得清閑些,也可以留更多時間照顧家人。”我與朋友相視一笑,遠處幾片白云輕輕拂過青城山頂,然后緩緩飄向遠方,空氣中似乎多了些恬淡,四圍靜得只聽見陣陣鳥鳴。我的心也不由得靜了下來。漫步古街品味的不止店內(nèi)冰粉入口的清涼,更多的是成都深入人們一言一行中的閑適與淡然。
都說是青城山的雄偉壯闊為這座古鎮(zhèn)增添了些許人氣,我卻認為正是青城古鎮(zhèn)的幽靜與詳和,鎮(zhèn)上人們的真誠與淡泊為青城山添上了一筆淡淡的溫情。
舊祠朗朗照古今
早聞武侯祠是為紀念諸葛亮所筑,想當年諸葛孔明隱居山林,劉備三顧茅廬才將其請下山來,我想那武侯祠定處在僻遠的郊外吧。然而,車行駛不過十分鐘,便出我意料地在鬧市區(qū)停了下來。
視野兩側(cè)是一對古獅拱衛(wèi),中央則是一座朱紅飛檐的廟門,光是站在門口望著門匾“明良千古”四字,便從心底生出遠離塵世,莊嚴肅穆之感。跟隨著導(dǎo)游,走進庭院,只見滿院綠樹披道,送來滿身清涼。穿過甬道途經(jīng)唐代古碑,再過劉備殿與文武將長廊,我們終于站在諸葛亮殿前,“武侯祠”三個大字正式映入眼簾。殿內(nèi)豁然明朗。諸葛亮端坐于正中,頭戴綸巾,手持羽扇,聚精凝神沉思著。左右兩邊墻壁上刻著他的兩篇名文。左為《隆中對》,右為《出師表》。愰忽間,我仿佛看見,案臺前他輕揮毛筆,數(shù)十年后的天下大局瀟灑落于紙上;我仿佛看見,初出茅廬,他羽扇輕揮,八十萬曹兵灰飛煙滅;我仿佛看見,家國危難,他慷慨陳詞,將一顆憂國憂民的赤澄之心展露于朝野之上。正是這樣一個為國家傾盡所有的諸葛亮,觸動了古今無數(shù)文人。杜甫懷著悲憤寫下“出師未捷身先死,長使英雄淚滿襟”,老舍也曾稱贊“死而后已同肝膽,海內(nèi)飛傳蕩寇旗”!
紅墻外是車來車往的喧囂,踏進祠內(nèi),心中只剩下歷史長河的澎湃,只剩下對前人的追憶與敬仰。舊祠朗朗,照亮的是塵世中人們的心房,是昨日的戰(zhàn)場,今日的山河!
江水悠悠蕩我心
夜晚的朝天門碼頭格外熱鬧。古城墻上的彩燈開啟,道旁山上林立的飯店五光十色,人聲鼎沸。順著人流我們登上了兩江游輪。
所謂兩江,指的是長江與嘉陵江,而我們所在的便是兩江交匯處。聽導(dǎo)游說,白天兩江交匯,兩種不同顏色的江水翻騰在一起,聲勢浩大,場面實為壯觀,然而,夜晚的江面則是另一番景致。
游船緩緩而行,江風(fēng)佛面,將人吹得微醺。耳邊是纏綿的水聲。遠望兩岸,都市的繁華一覽無余,此刻的朝天門正如重慶市中心的夜明珠,盡情釋放著光芒與熱情,使天空與江水也不由得熠熠生輝。夜晚的江水是柔情的女子,綿綿水聲便是她的耳語,絢爛江水便是她的禮服,她那深邃的眼眸永遠望向茫遠的大海;她又是慈愛的母親,千年百年她撫育一代代兒女,用雙臂緊緊環(huán)繞這座連綿起伏的城市。人類的文明源于河流,而朝天門正因這江水而繁榮。悠悠江水見證了文明的發(fā)展,城市的興衰,見證了朝天門前曾經(jīng)的刀槍與戰(zhàn)火,見證了中華如今的燦爛與輝煌。閉上眼,心隨江水蕩漾。
踏上了回程的列車,與同伴一路歡聲笑語?;厥状诵?,我們體驗了民風(fēng),見證了古跡,感悟了山水。談笑里不乏親身體會,游歷中不缺真情領(lǐng)悟,學(xué)在樂中,這或許就是旅行的真諦吧!
世紀明德川渝研學(xué)營員:王靜暄
上一頁
下一頁
上一頁
下一頁